鋼鐵價格回升 去產能不松勁

  今年以來,河北省大力開展去產能攻堅行動。截至8月底累計壓減煉鋼產能558萬噸、煉鐵產能671萬噸。

  近段時間,鋼鐵行業的表現格外搶眼。除了持續上漲的鋼價外,寶鋼武鋼重組、首鋼股份被競價增持、武鋼轉型發展基金到位等消息,都讓人振奮。鋼價為何會上漲?市場因何表現活躍?鋼鐵行業是否就此轉暖?鋼價上漲會否影響去產能?對此,需要進一步分析。

  供需改善 市場升溫

  10月份以來,國內鋼價加速上漲。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價格累計上漲近8%。可以說,鋼市“銀十”已可基本確認。此輪鋼價上漲,首先源于黑色系商品的全面爆發。近一個月來,由于供應偏緊,焦煤、焦炭價格繼續上沖,上漲30%左右。這使得鋼廠與獨立焦化廠煉焦煤庫存處于低位,而礦石、鋼坯也同時上漲,鋼廠隨之成本承壓。在成本大幅攀升的局面下,部分鋼廠在加大減產、檢修力度的同時,開始通過大幅上調出廠價格來轉移壓力,對國內鋼價走勢形成明顯推動作用。

  從需求端來看,鋼鐵行業下游產業均有不錯表現。房地產在7月到8月份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5.75%,較6月份環比增速提升2.29個百分點;工程機械、汽車和家電等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趨于活躍,用鋼需求出現回暖;基建投資仍保持相對高位。需求穩定增長,使得前期持續累積的鋼材社會庫存出現下降,庫存壓力與供給壓力雙重緩解,短期供需格局有所改善,市場處于平衡偏緊,價格升溫也就形成支撐。

  由此,成本推動、需求支撐下,國內鋼價近段持續走強。供需格局的改善,最主要的動力還在于國家對鋼鐵行業的宏觀調控?!?016年以來,國家穩增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過剩產能等宏觀政策陸續出臺,鋼材需求相對平穩,市場預期逐步增強?!敝袊撹F工業協會副會長屈秀麗表示。

  由于產能嚴重過剩,伴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鋼鐵行業近年來發展環境深刻變化。鋼鐵消費量達到峰值并呈下降態勢,產品價格不斷下跌,鋼鐵企業主業從微利經營到虧損,行業整體步入“嚴冬”。在此情況下,中央提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今年年初國務院出臺《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并集中發布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導鋼鐵行業積極去產能。

  經過半年多時間的推進,鋼鐵行業內部已成共識。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劉振江認為,我國鋼鐵行業總體比過去理性,企業對市場的研判和快速反應能力加強,產量和庫存控制都比較理性,能夠冷靜對待價格,積極穩價格,惡性降價減少。這些是鋼鐵企業效益轉好的原因,也讓鋼鐵市場做多熱情高漲。

  重組開啟 堅決去產能

  盡管鋼價上漲,但總體來說還是對前期低位的反彈,屬于合理回歸,且其中不乏投機資本的推波助瀾;盡管短期內市場供需得到改善,但隨著房地產政策收緊效應的逐步顯現,以及部分需求的前期透支,下階段市場形勢仍存變數。同時,盡管行業企業效益有所好轉,但這仍是因同比基數太低,且企業間分化明顯帶來的結果。

  綜合分析,我國鋼鐵行業供大于求、產能過剩的基本面仍未改變,行業集中度過低、企業經營壓力大等問題尚未解決。數據顯示,2015年度中國鋼鐵行業粗鋼產量8.04億噸,占全球鋼鐵行業粗鋼產量的49.5%,產能利用率僅為67%。同時,2015年度中國鋼鐵行業前十名市場占有率回落至34.2%,產業集中度降至近十年來的最低點。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朱繼民認為,我國鋼鐵行業已經由規模擴張進入到結構優化階段,進入到綠色化、減量化、智能化、國際化發展新階段,鋼材生產和消費會出現上下波動,但整體來看已經進入下降通道。鋼鐵行業必須進一步堅決去產能,處置僵尸企業,推動重組,為行業企業創新發展騰出資源、留出空間。

  因此,資產重組或債務重組成為今年以來鋼鐵行業的關鍵詞。

  9月22日,國資委正式宣布同意寶鋼集團與武鋼集團實施聯合重組。重組后,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成為我國鋼鐵行業首個產能高達6000萬噸的巨無霸鋼企,在全球上市鋼企中粗鋼產能排名上升至第三位。

  寶鋼和武鋼的兼并重組是國家對鋼鐵行業在央企層面上的一次重大戰略部署。寶鋼和武鋼合并之后,出于成本控制和資源優化配置的需要,雙方原有交叉重疊的產能將會削減,將通過調整自身生產節奏來促進市場供需平衡。這將有利于鋼鐵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和規模效應的實現,對行業供給側改革和去產能帶來實質性的推進。業內人士認為,寶武重組拉開了國有鋼鐵企業新一輪兼并重組大幕,預計會推動鋼鐵行業整合進一步提速。

  “現階段,我國鋼鐵行業去產能任務艱巨,必須要嚴格按照國家‘淘汰一批、消化一批、整合一批、轉型一批’的相關規定轉型發展?!币苯鸸I規劃研究院院長兼黨委書記李新創說。

  今年7月底,全國淘汰鋼鐵產能2100萬噸,完成全年任務的47%。自8月份開始,從中央到地方加大了去產能的推進力度。據悉,截至9月底,鋼鐵去產能取得積極進展,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量的80%以上。業內人士表示,去產能的加速有利于整個產業生態轉好。